1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副主任魏源送研究员,应邀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在云塘校区工科三号楼B210会议室为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膜生物反应器:从实验室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学术报告。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曹忠教授、副院长朱志平教授和化学化工、生物与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的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魏源送研究员介绍了国内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和再生水综合利用的需求,从科学和技术层面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潜力和挑战,提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优化膜生物反应器流态和传质,从而为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放大和膜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有机负荷高、启动难、易崩溃的问题,提出采用构建VFA-pH-NH4+三元体系的创新控制逻辑,使得土豆废水处理运行稳定、出水达到接管标准、产气量翻倍。魏源送研究员课题组从事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二十余载,有关技术转化项目达40余项,项目服务对象包括北京排水集团、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经济日报社等。
学术报告结束后,师生踊跃提问,魏源送研究员耐心一一作了解答,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有可为、前途无量,并欢迎我院优秀学生报考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研究生,现场气氛热烈。本次讲座使大家了解到有关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开拓了知识视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附报告人简介:
魏源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副主任,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挂职)。国际水协会(IWA)非传统水源中国工作组成员,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副理事长。
1990年7月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现为南昌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工学学士。1995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工程专业,理学博士。2002年3月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环境、能源和过程创新研究所(TNO Environment, Energy and Process Innovation),博士后。2009年3月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awag: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Aqua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访问学者。2002年4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污泥减量与资源化、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城市污泥/畜禽粪污的抗性污染及其控制。主持与参加多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任务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科研与应用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201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科研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2013年度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