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简介
一、个人简介
李龙,男,1980年4月出生,陕西勉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长沙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长沙理工大学师德标兵。
二、教育背景
2013年9月——2017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哲学博士)
2005年9月——2008年6月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体育硕士)
1999年9月——2003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本科、体育教育专业)
三、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教学课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概论
研究领域: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伦理
四、主持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基于共生理论的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5年。
2.“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评价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2010年。
3.“全运会的道德危机及其治理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3年。
4.“湖南省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自筹项目,2006年。
5.“健康湖南推进中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7年。
6.“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构建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年。
五、已出版的主要著作及已发表的主要论文
(一)著作和教材
1.《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的伦理审视》(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年。
2.《体育市场竞争策略与管理》(第一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3.《当代大学阳光体育》(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年。
4.《大学体育教程》(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二)独著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主要论文
1.从运动到活动:新时代全民健身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2019年第5期。
2.背离与回归:体育市场主体的契约精神,《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8年第6期。
3.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体育强国建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2017年第8期。
4.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的机遇、挑战与路径,《体育学刊》(CSSCI),2017年第5期。
5.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共生关系的现实观察与发展路径,《中国体育科技》(CSSCI),2017年第4期。
6.体育产业化的伦理批判,《伦理学研究》(CSSCI),2017年第1期。
7.近几届全运会竞赛问题的伦理审视,《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6年第4期。
8.第三方监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的理论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2015年第1期。
9.奥林匹克奖牌图案文化解读,《体育文化导刊》(中文核心),2009年第1期。
10.现代竞技体育功利价值观泛化的社会成因分析及其矫正,《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11.竞技体育文化的动态和谐理论阐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2.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发展,《体育文化导刊》(中文核心),2008年第1期。
13.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和谐内涵,《体育学刊》(CSSCI),2007年第2期。
14.对我国田径项群类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比较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6期。
15.我国体育赞助的困惑与发展对策,《体育学刊》,2004年第6期。
16.我国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7.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环境评价,《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年第4期。
18.构建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研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年第5期。
19.社会主义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年第4期。
20.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第2期。
21.中国传统竞技体育的文化阐释,《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第2期。
22.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的功利性特征探析,《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3.中国传统竞技体育的文化阐释,《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第2期。
24.奥林匹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探析,《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5.青少年女子标枪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第1期。
26.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哈尔滨体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7.少年标枪运动员超越器械训练法,《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第4期。
28.新学期体能恢复很关键,《中国体育报》,2002.9.19
29.为激活校运会献良方,《中国体育报》,2002.3.21
30.篮球在这里升温,《中国体育报》,2002.11.4
31.力量练习切勿拔苗助长,《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第1期。
32.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价值定位,《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第1期。
33.浅谈田径运动中“柔韧素质”训练特点,《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第4期。
34.调动学生的快乐细胞,《中国体育报》,2001.11.27
35.对北京市小学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四川体育科学》,2001年第4期。
36.浅谈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内蒙古体育科技》,2001年第4期。
37.对现行小学体育大纲的审视,《贵州体育科技》,2001年第4期。
38.浅谈健身跑的科学锻炼方法,《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第3期。
39.对现行《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再审视,《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六、所获学术荣誉及学术影响
(一)学术兼职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委员。
(二)荣誉奖励
1.《从运动到活动:新时代全民健身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第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发言,2019年11月。
2.《对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首届中美学校体育论文研讨会专题发言,论文一等奖,2002年7月。
七、个人联系方式
Email: lilong6688@126.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2段960号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邮政编码:410114